烧嘴_燃烧器喷嘴的基本结构型式
实际上燃烧器喷嘴结构形式和参数的变化也明显地影响火焰的形状。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简单地理解,一次射流对二次风的引射量取决于一次射流的动量通量,其引射速率除受一次射流角动量通量控制外,一次射流和二次风的接触面积(以水力半径度量)显然对引射速率有较大影响,因为引射是通过射流股和周边二次风接触面上的动量交换而产生的。喷嘴设计中,在保持喷嘴出口截面积不变情况下减小水力半径,即增加射流股和二次风的接触面积,将增加煤粉和二次风的混合速率,使火焰变得粗短。
另一方面也由于过高的二次风混入速率使一次射流股的核心速度衰减过快,表现为火焰刚度下降,对窑内的穿透深度减小。笔者曾就当时市面上的三通道煤粉燃烧器归纳成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见图2。其中在相同的一次净风总的出口截面积情况下,c型对二次风的引射速率高于a型,实践中前者火焰粗短,燃烧剧烈,较适合于强化锻烧情况。b型中煤粉通道被分割成数个流股,由于煤粉通道介于内风和外风通道之间,因而增加了煤粉对一次风的混合能力。笔者认为,这种结构形式可能对燃烧速率影响不大,实践中我国在300t/d、600t/d的预热器窑上使用较多,普遍认为火焰散,有时甚至出现所谓的鹰爪型火焰,这种不利现象可以通过适当减小煤粉通道的动量通量得以改善。